30
01月

大自然,永远的家

发布者:蜜甜月儿

           大自然,永远的家

            ——河合隼雄《孩子的宇宙》有感

 

 感谢河合隼雄《孩子的宇宙》一书,让我的育女思维又离大自然进了一步。

 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家园,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当我读《孩子的宇宙》时,脑海中时常浮现的是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年代不同,虽然国籍不同,但我看到了他们相同的精神内核:尊重自然。

 河合隼雄提到了:我们人类不能忘记动物的智慧。我理解动物的智慧即:人类正在忘记的与大地之间的接触( 河合隼雄书中语)。

 河合隼雄详细说到:人是动物,但拥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知识。由于这种知识体系的积累,可以说人站在其他动物和自然之上,但也许站得太高,成为脱离大地的存在,就像是无根之草一样。当拒绝上学的孩子对动物表现出关爱时,也许可以说,他是在尝试恢复与人类正在忘记的大地之间的接触,恢复动物的智慧。

 想起老子说的“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当人类掌握越来越多的所谓的“知识”时,也离“道”,也离自然越来越远了。这也是人类的悲哀。不是说知识越多越好,要离“道”越近越好,要尊重自然规律。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是教授他们更多的知识就好吗?还是放他们进入大自然中?前几日幼儿园开放日,开放式回答中,思维活跃的多是成天在外面乱蹦撒欢的“野孩子”,相比之下,家长教育颇多的“文明孩子”却鲜有人举手。这个现象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也在反思:那么小的孩子,至于让他们过多接触“文明知识”吗?是不是就该放手让他们进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这才是他们的理想状态,而不是钢琴班、舞蹈班和围棋班等等。(我不是说学钢琴、舞蹈和围棋等不好)

 女儿从小就在大自然环境中,自她 23个月起,只要不下雨,我是雷打不动每天带她到湖边晒太阳;另外,我也不介意她穿的少,小雨、刮风也是没有防护,在外面玩的。我的想法是:宁愿她是一棵户外的野花,不怕风吹日晒雨淋,而不愿她当室内娇嫩的人工培育的花朵。5年下来,女儿的健康与皮实,验证了我的观念是正确的。

 但周围孩子的课后班学习,使我有些唯恐落后的“紧迫感”。也一直在思忖是否学钢琴,也给她报了舞蹈班。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我的收获是,我彻底理清了自己的育女思路:更加彻底地放女儿到大自然中!我不想再把这些外在的东西加在小孩子身上,让她更多接触大自然。

 周末一家三口散步白鹭洲,女儿欣喜地在草地上闻花香,湖边看波光,她有感而发说了3首诗,我和孩子爸的心都被她的诗意打动、融化了……

 抛弃外在的虚华,多多走进大自然,离自己的心更近些。

 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家,栖息、生存、成长、依赖、疗伤的家。

 谢谢《孩子的宇宙》带给我的这些思考与收获。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