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05月

2014年5月23日

发布者:漪然

自从上次提到了小书房阅读引导的核心理念,一些妈妈就问我,在小书房提出的几个阅读引导的关键词当中,平等、自由、独立,到底哪个更重要?我的回答是,其实它们都是一样的重要——如果你要和孩子平等相处,你能不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吗?如果你要让孩子活得自由,你能不让他独立自主吗?如果你要让孩子变得独立,你能不和他平等相处吗?所以,归根结底,各种各样错误的早期教育,不管是严厉管教型,还是千依百顺型,还是忧心忡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依附于自己,认为“他还没长大呢”,而不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已经独立的人,去尊重,去了解,去善待。

有的妈妈自己信奉基督教,于是,便认定孩子也必须信奉主,信奉圣经教义,连问一句“你想不想信仰基督教”都是没有的,就剥夺了孩子选择自己信仰的权利,开始津津有味地灌输各种圣经故事给孩子,而看到涉及其他宗教信仰的故事,立马嗤之以鼻,让孩子白白失去接触各种优秀思想的机会。这就是让孩子依附于自己的行为。

有的妈妈虽然也信教,但是她们把信教只当作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她们也会和孩子说圣经故事,但是她们会把这些故事和其他故事一视同仁,她们会买各种读物,并且同样把判断这些故事有趣还是无趣的权利留给孩子。如果孩子偏偏喜欢看古兰经里的故事,她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也不会去刻意阻挠。她们更会耐心等到孩子有足够自主意识的时候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信仰基督教。这就是让孩子独立自主的行为。

这里,其实只是用宗教来做个比喻,因为一切思想或独裁或民主的倾向性,所最终导致的行为,都是类似于此。

平等、自由、独立的基础,都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我空间,有一个自我的空间,才能有发展自己思想的可能性。阅读,就是为了让孩子把这空间更拓宽一点,而不是封闭他的视线。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给孩子读现实的故事,更要读幻想的故事,因为这些幻想会让孩子知道,世界不一定是固定的样子,也不一定只有我们眼前的一个世界。凡尔纳写出《海底两万里》的时候,还没有潜水艇这种东西,但是一个世纪后,几乎所有凡尔纳想象中出现过的东西,都出现在了我们的现实中。同样的,卢梭写《爱弥儿》的时候,现实中还根本找不到那样一个他幻想中的无拘无束成长起来的叫爱弥儿的孩子,但是在马克·吐温和蒙哥马利写儿童小说的时候,无拘无束按照自己意愿成长起来的哈克贝利和红头发安妮就是他们自己童年的缩影,是活生生存在的人了。幻想和现实,就是这样在时空的变幻中奇妙地互相影响着,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在阅读中发展这种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有多么重要,我在上一篇小书房日志中就已经说过了,但是我没有来得及说的是,中国人已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整整五千年的漫长封建管制下,几乎忘记了什么是独立和自由。就好像一个刚刚出生就生活在笼子里面的鸟儿一样,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的翅膀是做什么用的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丧失了飞翔的渴望。每一个中国孩子,和全世界的孩子一样,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渴望飞翔,渴望独立生活,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是的,自我——这个在所有奴化教育中被说成是很轻贱的东西,甚至等同于自私的东西,恰恰是能够让我们找回自由的最至关重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够从自己这一代人开始,打破封建链条的循环,让孩子从小开始,就正确认识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也就是说,他始终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刚刚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遭受大人的各种打击。那么,不管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一定是一个自然而健康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就如卢梭所说的:“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一本好书,一种好的阅读方法,一个能和孩子分享阅读的爸爸妈妈,不一定能给孩子有魔法的翅膀,但是它一定能够给孩子一片更宽广的天空,让他感到真正的自由,也只有这样的真正自由的人,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找回飞翔的能力。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